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27篇 |
免费 | 28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34篇 |
工业经济 | 70篇 |
计划管理 | 402篇 |
经济学 | 88篇 |
综合类 | 217篇 |
运输经济 | 5篇 |
旅游经济 | 54篇 |
贸易经济 | 162篇 |
农业经济 | 35篇 |
经济概况 | 8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篇 |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16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44篇 |
2019年 | 28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27篇 |
2016年 | 15篇 |
2015年 | 22篇 |
2014年 | 73篇 |
2013年 | 93篇 |
2012年 | 121篇 |
2011年 | 185篇 |
2010年 | 101篇 |
2009年 | 64篇 |
2008年 | 80篇 |
2007年 | 59篇 |
2006年 | 26篇 |
2005年 | 26篇 |
2004年 | 17篇 |
2003年 | 24篇 |
2002年 | 17篇 |
2001年 | 28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的推行,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开展也在方兴未艾的进行着。但从当前状况来看,我国绝大部分农村还存在着农村各阶层对学校体育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农村学校体育师资队伍不整齐、农村学校体育教育与城市学校体育教育严重脱节等问题。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将《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提出的相关政策置立于农村学校体育教育中进行规律性研究,并提出创新性对策。 相似文献
2.
3.
伴随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城市体育健身运动在人们的生活当中越来越重要。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从繁重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利用更多闲暇,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强身健体、愉悦身心。为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体育健身多元化的需求,应结合市民自身的需求,展开城市体育健身路径的多元建设,促进城市体育的快递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物流组织与物流体系的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物流作为“降低成末的最后边界”,从组织看,是由流体、载体和流向三要素构成,从运作看,体现储存、运输和配送三大功能;从投入产出看,寻求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服务水平的动态均衡。供应式物流到订购式物流是我国物流组织创新的内容,其发展战略是即时物流、协同或一体化物流、高度化物流。物流体系创新应从行政区域、组织到按经济区域组织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6.
大学体育课是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途径,同时也影响着今后进入社会后参加体育锻炼的健身意识,目前广东省体育课教学需要进行改革束培养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思想与意识。 相似文献
7.
我国物流业开展物流金融服务的风险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现代物流行业中,一些传统的物流业务。如仓储、运输等,其利润率已越来越低,而且很难进一步提高。近年来,物流金融服务这一新型业务在物流行业中异军突起。日益成为物流行业的一个主要利润来源之一。尽管物流金融带来可观的效益.但是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业务时要面临诸多的风险。因此。我们需要谨慎地评估物流金融风险.并科学地采取风险规避措施。文章将对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服务的典型案例入手,分析其存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刘钧哲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62-64,71
通过比较工程的几种定义,结合工程实际,对工程进行了重新定义和解读——工程是人类在集成科学、技术、社会、人文与经验知识的基础上,基于项目管理范式创造物质存在的完整的社会组织活动。对工程与科学、技术、工业和生产等相近概念作了划界,并将工程定位于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经济-社会构成的价值链中考察。现代工程的正义理念包括人与自然的正义和人际间正义两个维度,现代工程唯有借助正义之钥,才能开启和谐之门,保障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权利平衡。 相似文献
9.
杨桦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3)
现代生产方式、现代都市化、现代医疗技术、现代文化等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体育在现代人的生活中产生着多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晋伟 《安徽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5):138-139
对安徽省7所大学在读研究生体育调查表明,研究生体育锻炼缺乏,对体育锻炼的认知态度及实际参与情况存在性别差异。高校应重视研究生体育课程建设,积极开展课余体育活动,提高女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 相似文献